来源:虹港驾校网址:www.honggangjiaxiao.com时间:2018-07-01
理论考试由科目一和科目三安全文明驾驶常识组成。
一、理论考试标准的变化
在驾驶技能形成的过程中,理论与技能是不可分割的两个部分。理论是技能的前提,技能是理论的延续。在实际的驾驶技能中,理论只有通过技能才能表达出来。“理论武装头脑”,技能靠大脑指挥。没有理论指挥下的技能,称为“马路杀手”不为过。
(一)科目一考试变化
(二)科目三安全文明驾驶常识考试变化
二、理论考试标准变化的主要理由与依据
(一)符合驾驶工效学
工效学吸收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广泛知识内容,是一门涉及面很广的边缘学科。在机械工业中,工效学着重研究如何使设计的机器、工具、成套设备的操作方法和作业环境更适应操作人员的要求。
以驾驶人为主线,从视觉“先入为前”的顺序渐次排列。确定科目一定位后,进入驾驶人“视野”范围的就是科目一内容。比如科目一内容排列顺序:驾驶人前置条件-汽车-机件操作-基本驾驶操作-道路交通信号-机动车通行规范-事故与责任-证件使用。
(二)理论考试定位
(1)科目一:以驾驶人为主体(线索),以安全驾驶为核心,以完成安全驾驶技能为目标的相关知识。
(2)科目三安全文明驾驶常识:以驾驶人为主体(线索),以科目一、二及科目三实操经历为基础,以驾考期限内难以消化吸收的复杂驾驶、文明驾驶为核心,以完成未来安全文明驾驶为目标的相关知识。
(三)正确界定科目一与科目三安全文明驾驶常识的关系
(1)安全与文明的关系
安全是人们的基本需求,文明是人们的高级需求。没有安全做基础,文明其实是“空中楼阁”。同时,在考取驾照期间,短时间内安全技能尚未形成的情况下,促进文明驾驶的提高也是不现实的。因此,将科目一与科目三安全文明驾驶常识的关系界定为安全与文明的关系,是比较适宜的。
(2)法律与道德的关系
法律,法律是由享有立法权的立法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国家立法权,依照法定程序制定、修改并颁布,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基本法律和普通法律总称。道德是以文明为方向,以礼义廉耻忠孝节悌为核心内容的一种社会主流价值观下的非强制性约束法则。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它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与规范。法律是道德的基础,道德是法律的高级延续。没有法律做基础的道德,是没有意义上的道德。讲目前的科目一与科目三安全文明驾驶常识之间的关系界定为法律与道德的关系,是比较适宜的。
(3)基础与高级的关系
驾照的获取,其实就是公民在公共道路上进行驾驶的基本安全资质。达到较高级别的驾驶技能是不现实的。但没有一个基本的安全驾驶水平,将给公民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因此,将科目一与科目三安全文明驾驶常识之间的关系界定为基础与高级的关系,是比较适宜的。
(4)简单与复杂的关系
事故事实证明,驾驶人需要多元的复杂的知识和技能。但在驾照获取阶段,短时间内,让申报者全部获取也是不现实的,不科学的。不符合驾驶技能形成的渐进性。如果在驾照获取阶段,能做好单一的项目即可。因此,科目一与科目三安全文明驾驶常识之间的关系界定为简单与复杂的关系,是比较适宜的
(四)编排原则
1.科目一内容
<< 返回